六尺巷的故事因张英的一首诗:“千里修书只为墙,让他三尺又何妨?万里长城今犹在,不见当年秦始皇”而闻名遐迩,广为流传。其实,晋城市泽州县高都镇的善获村有三尺巷,至今还有许多三尺巷的故事在流传。...
阳曲县史家庄村元代帖木儿三塔结构完整,时代特征明确,塔铭历史信息丰富。史氏家族中的也先帖木儿以汉人身份出任达鲁花赤,提供了元代社会民族融合的典型范例,帖木儿三塔的文物和历史信息颇具研究价值。阳曲县东北方向35公里,接近与忻州地理边界系舟山南麓,有一处深山古村史家庄,村边存有三座元塔,号帖木儿三塔。...
涑水河是晋西南最大的河流,发源于运城市绛县中条山区横岭关陈村峪,由东北向西南流经闻喜县、夏县、盐湖区、临猗县、永济市6个县(市、区),至永济市伍姓湖,在弘道园村附近汇入黄河,全长196公里,是我们河东人民的母亲河。 ...
从吕梁市石楼县城过了屈产河,一路往西南,朝着黄河的方向驶去便是合和乡。“和、合”很少有这样组合地名的,安徽有和县,那是包拯的初仕地,当然还有合肥,那是省会,但都是单字为地名。和、合二字的本义是相通的,都是相安,谐调,配合的意思。把相同本义的两个字组词成为一个地名,在中国版图上是不多见的。...
版权所有©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: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