烽火台又称“烽燧”“烽堠”“墩台”,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,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,遇有敌情发生,则白天施烟,夜间点火,台台相连,传递消息。烽火台通常选择修筑在长城墙体内外两侧地势高峻、视野开阔的地方,以便士兵在长城墙体和城堡之间传递信息。烽火台上有燃烟放火的设备,台子下面是羊马圈、仓库和士卒居住的房屋等建筑。每座烽火台之间的距离一般约为十里,明代也有距离五里左右的。守台士兵一旦发现敌人来犯,就会立即在台上燃起烽火,邻台见到后依样随之,这样敌情便可迅速传递到军事中枢部门。烽火台一般为独立构筑,形状因时因地而不同,大体为方、圆两种。...
查看详情左权是一块红色热土,抗日战争时期,中共中央北方局、八路军总部等150余个党、政、军首脑机关在这里驻扎了5年之久,老一辈革命家长期在此生活和战斗,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在此壮烈殉国,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块丰碑。县域内密布的红色遗址、依稀可见的抗战场景,为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资源。西河头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、南会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、桐峪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旧址、麻田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……一手打出临时参议会旧址唯一性的“拳头产品”,一手整体提升麻田红色文化资源,使左权“红”的内涵更加拓展。这些革命纪念地,不仅记载着曾经的烽火岁月,还刻录着永恒的历史丰碑。 左权是一块红色热土,抗日战争时期,中共中央北方局、八路军总部等150余个党、政、军首脑机关在这里驻扎了5年之久,老一辈革命家长期在此生活和战斗,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在此壮烈殉国,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块丰碑。县域内密布的红色遗址、依稀可见的抗战场景,为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资源。西河头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、南会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、桐峪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旧址、麻田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……一手打出临时参议会旧址唯一性的“拳头产品...
查看详情自古以来,文庙是中国特有的礼制和文化教育的象征。文庙的规模和制度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思想和儒家的等级制度。儒家讲礼崇礼、崇文重教,文庙可以说是把儒家的精神与思想用建筑艺术生动地表达了出来。1月6日,记者一行来到夏县文庙大成殿,探访这座隐匿在县城居民区里的古老建筑。...
查看详情近日,太原师范学院省级1331工程“乡村文化振兴创意与研究”重点创新团队联合该校书法专业师生代表,来到娄烦县上静游村与河岔村,开展书法家书写村名和赠送春联活动,千年古村落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首次拥有了自己的独特文艺名片,在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传承中向着春天一路出发!...
查看详情版权所有©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: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